冻品,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储存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冻品经济犯罪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从冻品经济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冻品经济犯罪问题的关注。
一、冻品经济犯罪的现状

1. 冻品质量不合格: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或过期原料生产冻品,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2. 添加违禁物质:部分商家为提高冻品口感,非法添加违禁物质,如瘦肉精、染色剂等。
3. 冻品注水:部分商家为了增加冻品重量,采用注水方式,使消费者在购买时付出更高的价格。
4. 冻品虚假宣传:商家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购买。
5. 冻品走私:部分商家通过走私手段,逃避关税,扰乱市场秩序。
二、冻品经济犯罪的原因
1. 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冻品行业监管力度不足,导致部分商家钻空子,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 市场竞争激烈:冻品市场门槛较低,竞争激烈,部分商家为追求利益,不惜铤而走险。
3. 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部分消费者对冻品质量缺乏了解,维权意识薄弱,使得冻品经济犯罪行为得以滋生。
4. 信息不对称:冻品产业链较长,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冻品经济犯罪的对策
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冻品行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冻品经济犯罪。
2.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通过提高冻品行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杜绝劣质冻品流入市场。
3. 强化消费者教育:加强消费者对冻品质量的认知,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4. 加强产业链信息共享:建立冻品产业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监管。
5. 强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冻品行业监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冻品经济犯罪。
冻品经济犯罪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冻品经济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构建和谐、安全的冻品市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光. 冻品行业经济犯罪问题研究[J]. 犯罪研究,2018(4):56-59.
[2] 李明. 我国冻品市场现状及对策探讨[J]. 食品安全导刊,2019(2):10-12.
[3] 王芳. 冻品经济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北法学,2017(4):12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