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现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经济管理的内涵、现状、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管理的内涵

经济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以实现经济目标的过程。经济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宏观管理主要涉及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微观管理则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
二、经济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占比偏低;
2.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
3.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4.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凸显。
三、经济管理的挑战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管理面临着以下挑战:
1.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2. 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
3. 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压力;
4. 社会矛盾加剧带来的治理压力。
四、可持续发展策略
为应对经济管理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以下策略:
1.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 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实现绿色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5.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经济管理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胡锦涛. 胡锦涛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 李克强.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