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摆地摊经济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经济形式,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摆地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外部性问题,亟待我们深入探讨和解决。本文将从摆地摊经济的外部性入手,分析其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摆地摊经济的外部性

1. 正外部性
(1)创造就业机会:摆地摊经济具有门槛低、创业灵活的特点,为广大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学生等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中,约30%来自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其中摆地摊经济贡献较大。
(2)促进消费:摆地摊经济丰富了商品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地摊商品价格实惠、种类繁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选择。
(3)推动经济增长:摆地摊经济在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的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据测算,我国地摊经济市场规模约为2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以上。
2. 负外部性
(1)影响市容市貌:部分摆地摊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现象,影响城市形象和市容市貌。
(2)环境问题:地摊商品多为一次性用品,如塑料袋、泡沫箱等,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
(3)安全隐患:部分地摊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如电气线路老化、燃气泄漏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摆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1. 加强规划与管理
(1)制定地摊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摊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
(2)设立摆摊区域:合理规划摆摊区域,实现地摊经济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
2. 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1)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对地摊经营者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经营技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培育一批优秀地摊经营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经营者共同进步。
3. 优化产业链
(1)培育地摊商品供应链:鼓励发展地摊商品供应链,提高商品质量和档次。
(2)推动地摊商品品牌化:鼓励地摊商品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提升地摊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加强环境保护
(1)推广环保材料:鼓励地摊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2)建立回收体系:建立地摊商品回收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摆地摊经济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经济形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摆地摊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加强规划与管理、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产业链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我们可以推动摆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暂无相关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