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纠纷逐渐增多。卖房经济纠纷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本文通过对一起卖房经济纠纷的案例分析,探讨法律应对策略,以期为广大购房者提供参考。
一、案例分析

(一)案情简介
2018年,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将其名下的一套房产出售给乙,成交价为100万元。合同约定,乙支付首付30万元,余款在过户后支付。在过户过程中,乙发现该房屋存在抵押权,甲未告知乙。乙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
(二)争议焦点
1. 甲是否构成违约?
2. 乙的损失如何认定?
3. 甲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
二、法律分析
(一)甲是否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本案中,甲在签订合同后未如实告知乙房屋存在抵押权,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二)乙的损失如何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本案中,乙因甲的违约行为,未能如期取得房屋,导致其遭受了经济损失。根据合同约定,乙有权要求甲赔偿损失。
(三)甲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本案中,甲应承担以下违约责任:
1. 继续履行合同,即协助乙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2. 采取补救措施,即赔偿乙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
3. 赔偿损失,包括乙因未能如期取得房屋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三、法律应对策略
(一)签订合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房屋产权状况,确保房屋无抵押、无查封等权利瑕疵;
2. 了解房屋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信息;
3.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二)发生纠纷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与对方协商解决;
2. 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3. 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卖房经济纠纷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应对策略,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购房过程中,务必谨慎行事,避免陷入纠纷。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保障购房者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