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食品、药品等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冷链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方式,逐渐成为保障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冷链物流的经济价值、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冷链物流的经济价值

1. 提高产品质量
冷链物流能够确保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品质,降低损耗率。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冷链物流不完善导致的食品损耗高达20%,而发达国家仅为5%。提高冷链物流水平,有助于降低产品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2. 拓展市场空间
冷链物流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范围,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药品等产品的需求逐渐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冷链物流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促进产业升级
冷链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升级。如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包装等环节,都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这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4. 创造就业机会
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10万个,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3310亿元,同比增长14.8%。
2.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冷链物流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涵盖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包装、冷链信息服务等环节。其中,冷链仓储、冷链运输等领域发展较快,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3.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冷链设备、冷链技术等不断创新。如冷链仓储领域,冷库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冷链运输领域,冷链运输车辆、冷链运输技术等不断升级。
三、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仍存在不足,如冷链仓储、冷链运输设施等。这导致冷链物流成本较高,影响产品质量。
2. 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冷链物流效率。
3. 冷链物流人才短缺
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较高,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短缺,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2. 推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水平,实现信息共享。
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提高冷链物流人才素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整体水平。
冷链物流作为经济新引擎,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抓住冷链物流发展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产业链完善,提高冷链物流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