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等问题的学科,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战略。本文将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1. 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占比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其中,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
2. 产业结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过大,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发展相对滞后。
(2)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先进,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3)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我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
1. 产业组织优化
(1)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行业竞争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2)培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2. 产业结构调整
(1)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力度,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
(2)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3. 产业政策创新
(1)完善产业政策体系。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手段,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三、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
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降低企业成本。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融资成本等手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改革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加强创新能力
(1)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产业经济学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产业组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创新,我国产业结构将逐步实现优化与转型升级。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将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宇,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研究[J]. 经济研究,2018(3).
[2] 李克强. 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6-01-06(1).
[3] 胡鞍钢.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J]. 经济研究,20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