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自主,即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受外部干预,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经济自主对于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经济自主的定义、意义、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新时代中国发展提供借鉴。
一、经济自主的定义与意义

1. 定义
经济自主,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意义
(1)维护国家安全:经济自主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降低外部冲击对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自主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保障民生:经济自主有利于提高民生福祉,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增强国际竞争力:经济自主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二、实现经济自主的路径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2)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3)培育创新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2. 优化产业结构
(1)发展实体经济:加大制造业投入,提高制造业水平。
(2)推进服务业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3. 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
(1)扩大“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 坚持绿色发展
(1)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投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自主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坚实基石。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心,立足自身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经济自主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韩文秀.中国经济新常态与高质量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郑秉文,杨宜勇.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3] 王东京,赵晋平.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