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税收改革,积极推进经济型税收政策的实施。本文将从经济型税收的定义、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税收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经济型税收的定义与意义

1. 经济型税收的定义
经济型税收是指以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税收政策调整,实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其主要特点包括:减税降费、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等。
2. 经济型税收的意义
(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型税收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企业投资意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型税收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经济型税收政策简化税制,减少税收优惠,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二、经济型税收的实施策略
1. 减税降费
(1)降低企业税负。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税率,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2)清理不合理收费。对各类不合理收费进行清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益。
2. 优化税制结构
(1)完善增值税制度。逐步推进增值税改革,降低增值税税率,减轻企业税负。
(2)调整个人所得税。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负,提高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3.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1)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加强税收法治建设。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加强税收执法,维护税收秩序。
经济型税收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政府应继续深化税收改革,实施经济型税收政策,以实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要注重税收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确保税收改革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03-23(01).
[2] 张晓山. 论经济型税收政策[J]. 税务研究,2016(08):1-7.
[3] 胡鞍钢. 新常态下我国税收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经济研究,2016(04):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