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现状、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1.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只有实体经济强大,国家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2.实体经济是就业的重要源泉
实体经济是我国就业的主体,为我国近80%的就业人口提供工作岗位。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3.实体经济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实体经济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实体经济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实体经济现状
1.实体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我国实体经济增加值达到386.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9.9%。
2.实体经济创新能力增强
我国实体经济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3.实体经济面临挑战
(1)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2)成本上升压力加大。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等上升,给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3)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加剧,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冲击。
三、实体经济发展战略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信心,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