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本文将从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1. 就业率波动较大
近年来,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波动较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834万人,其中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占比约为30%。尽管就业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部分专业如金融学、市场营销等就业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在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过于追求高薪,导致就业岗位与自身专业能力不匹配;另一方面,企业对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层岗位,导致毕业生就业层次偏低。
3. 就业地域分布不均衡
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不均衡。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较多,而二线及以下城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这导致部分毕业生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纷纷涌向一线城市,加剧了城市人才竞争压力。
二、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挑战
(1)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高校扩招,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毕业生需在求职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市场需求。
(2)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毕业生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3)企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2. 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与管理类人才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2)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对经济与管理类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为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趋势展望
1. 就业市场逐渐成熟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就业市场将逐渐成熟,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将趋于稳定。
2. 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业质量将不断提高,毕业生将更多地进入高端岗位。
3. 就业地域分布逐渐均衡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产业布局的优化,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将逐渐均衡。
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多变,毕业生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暂无相关记录



